据《劳动报》报道,上半年上海酒类销售233.8亿,面对庞大的酒类市场,亟需在监管机制上予以创新与突破。昨天,上海市商务诚信公众服务平台正式开通。未来,通过平台化建设使申城“商家信誉”从千百年来的口口相传向数据化、指标化、精准化目标发展,探索建立一套以商务信用为核心的新型流通治理模式。据悉,上海的酒类流通也将率先实施“信用+追溯”的创新监管模式。
上海是国内酒类商品流通总量最大的城市之一。市商务委指出,在政府监管方面,以酒类流通管理为例:面对庞大的酒类市场,传统的执法检查方式已无法适应酒类市场的快速发展。市酒类专卖局将酒类流通纳入上海市商务诚信公众服务平台,建立信用监管“三清单”(数据清单、行为清单、应用清单),通过“酒业诚信通APP”对酒类经营户进行信用分类监管,实现酒类流通全过程“信用+追溯”监管,监管模式成效初显。
除酒类监管外,市商务诚信公众服务平台还在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网络零售、家居流通、进出口贸易、大宗商品交易等领域率先试点培育了包括1号店、找钢网等一批10个市场子平台。
为了更好地将转变政府职能与创新管理方式结合起来,上海还率先探索在本市内贸流通领域梳理政府权力,围绕事中事后监管,编制指引类行业准入后行政管理目录。昨天,第一份行政管理目录首发。
“目录”的编制围绕《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它服务业”三大类行业,及与商品流通关联度较密切的专业服务行业(如物流配送、仓储、租赁、典当、会展、二手车评估)进行权力梳理。针对企业准入后经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资质、范围、行为等限制性和禁止性规定开展梳理,共涉及62个行业小类、357项行政管理事项,汇编成目录,通过上海市商务诚信公众服务平台向社会发布。
上海市商务委主任尚玉英指出,新的上海商务诚信公众服务平台整合共享的信息增强了政府事中事后监管的针对性、协同性和有效性,建立运用行政力量和市场力量对失信行为进行联合惩戒的机制,提升社会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