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20日消息(记者季苏平)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央行发布《征信机构管理办法》从今天开始实施。尽管办法名字稍显专业,实际上却标志着一个市场即将开发,意味着我们每个人的隐私将获得更多的保护。
征信机构是一个收集、整理、加工、分析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出具信用报告,帮助客户判断和控制信用风险的第三方中立机构。当下的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征信机构并不多,较为权威的是央行征信中心。在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看来,《办法》的实施就是为民间资本进入这个领域铺平道路。
郭田勇:从市场中的要求来看,除了由政府部门主导的这一套征信体系外,未来征信体系需要鼓励民间资本等多种社会资本来成立一些新的征信机构。
究竟什么人需要征信机构提供的信息呢?小朱是一家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员,他们公司的客户主要就是中小企业和涉农企业。它们通常没有足够的实体作抵押,能作抵押的也就是些折旧的设备和产品。因为央行征信中心只针对国有银行,对民间金融机构基本不开放,为了确保自己放出去的款子万无一失,小朱每个月都要到自己负责的企业去走访。
小朱:每个月都做定期的监督检查,来看看这个企业运营的是否正常,财务还有资金的状况是否用在它当初贷款的项目上,我们定期都会来做检查,以防止控制风险。
央行建立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目前已基本涵盖金融市场所有授信机构类型。截至2012 年底,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累计接入机构622 家,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累计接入机构629 家。但是其他很多中小机构征信机构的信息的准确性却没有保障。
某小额贷款公司负责人孙先生坦言,因为没有可靠的信用信息来源,在审查客户时是"宁愿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以此来控制风险。
孙先生:我们现在做的客户基本上在信用上必须要求没有不良的信用记录,不管是企业是个人的,都要有一个好的个人信用记录。获得信息方面我觉得我们现在没有任何布局去保证。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办法》对征信机构的设立条件、征信机构退出征信市场进行了规范。而这显然是为征信市场的开放做准备。除了这个重要功能外,切实保护个人隐私,维护个人信息主体的权益也是这个《办法》的题中应有之意。郭田勇透露现在在征信过程中间就存在着种种的不合理。
郭田勇:你说银行给你提供资料要你签名,最下面有一行特小的字,一般的人注意不到,签字以后就意味着这些开卡的资料,你的资金情况资料同意给国家有关的征信机构用。要从原则意义上讲,你要是不同意用你是可以不去签字的,但是问题现在我们银行服务你要是不签字的话,他不给你办,这个事就挺麻烦对吧。
《办法》遵循了个人征信机构从严、企业征信机构从宽的原则,并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对个人征信机构管理的相关规定。业内设想,未来当更多的更强的征信机构收集个人信息时,半强制的收集个人信用信息的行为将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将是更尊重个人意愿甚至是有偿的收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