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兼施开启江门诚信模式

2015/12/21 10:50:01 来源: 南方日报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不仅可从城市面貌中直观地窥得,更反映在市民内在素养中。近年来,江门通过多方探索,在搭建社会诚信体系中做了诸多尝试,既有真金白银投入的“软”鼓励政策,亦有毫不留情的曝光“铁”手腕,诚信建设的进步可圈可点。

  真金白银投入推动诚信建设

  今年年初,江门制定了《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诚信绿卡计划推动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的意见(试行)》,并在全市范围内正式推动诚信绿卡计划。江门市把企业信用划分A、B、C、D四个等级,信用等级达到A级或B级的企业则为“诚信绿卡企业”,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则属“诚信绿卡骨干企业”。据了解,为了推动诚信绿卡计划,江门市级财政设立“诚信绿卡”计划专项资金1500万元,重点帮扶诚信骨干企业发展,专项用于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增资扩产、兼并重组、自主创新、管理团队建设等项目。此外,根据《意见》,江门还对诚信绿卡骨干企业给予管理团队激励、鼓励科技创新、实施土地、用电优先保障、支持企业上市等7个方面提供扶持措施。

  同时,海关、工商、税务、质监、检验检疫等10多个职能部门专门为诚信绿卡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如对于骨干企业,政府给予诸多“甜头”鼓励企业诚信经营,而对于中小企业的信用建设,江门另辟“新招”。2012年,江门出台《江门市中小企业信用评级试点工作实施办法》,引进了人民银行认可的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并在高新区率先开展“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实验区暨金融科技产业化基地”创建试点工作。

  “第三方信用评级”是指评级公司通过专业评价方法对企业进行评级,说明企业优势,揭示潜在风险,并授予企业相应的诚信等级—A、B、C三等九级。参与信用评级也可以从中收获不少“好处”:江门市每年安排外部评级专项资金200万元,企业每次申请评级可获得补助2000—3000元;全市银行机构对参评的中小企业在授信审批、贷款期限、贷款额度、贷款利率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和差别化服务;此外,各银行等10多家银行制订了参照信用评级结果,在授信额度、贷款利率、抵押物、相关费用等方面实施优惠。

    对不诚信行为“零容忍”

  除了出台一系列鼓励措施,诚信制度建设,对于不诚信的企业,江门也毫不留情地公开曝光,对失信企业采取零容忍态度。8月29日,江门首次公布企业诚信“红黑榜”,999家企业上红榜,1238家上黑榜。企业的“红”与“黑”,市民了然于胸。当天,江门还宣布正式确立“红黑榜”发布制度,每两个月发布一次信息。

  企业失信将被“晒在阳光底下”,而个人失信将影响前途和社会福利。据了解,《关于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的暂行办法》自本月开始实施,按照《暂行办法》,个人信用记录被全面应用于行政管理。如果个人信用记录差,在申请保障性住房、积分入户等方面,审查结果将受影响。倘若有意成为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个人的信用状况更将列为用人单位考察的参考依据之一。